說 明 書
目 錄
一、機器的用途
二、機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三、機械的構成
3-1、上輥升降位置檢測裝置
3-2、水平移動及下輥裝置
3-3、托輥調整及檢測裝置
3-4、下輥驅動裝置
3-5、翻倒裝置
3-6、平衡裝置
3-7、潤滑裝置
3-8、錐筒裝置
四、電氣系統說明
4-1、電氣參數
4-2、電氣原理
4-3、操作
4-4、各種保護
4-5、電氣的安裝與維護
4-6、常見故障與檢查
五、液壓系統說明
1-1、主要參數
1-2、系統簡介
1-3、系統的安裝
1-4、系統的調整
1-5、保養與檢查
1-6、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六、機器的吊運和保管
6-1、機器吊運的注意事項
6-2、機器保管的注意事項
七、機器的安裝
7-1、安裝前的檢查
7-2、機器的安裝
7-3、機器的安裝檢查
八、機器的操作
8-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8-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8-3、準備操作
8-4、操作
8-5、安全裝置
九、卷制工藝
十、機器的日常檢查
十一、機器主要標準件匯總
十二、潤滑給油表
附:隨機圖紙
一、機器的用途
該W11STNC-30*2500上輥數控萬能式卷板機,主要用于金屬材料的彎曲成形,可卷制圓形、弧形工件,并有高精度的板材端部預彎功能。它廣泛適用于石油、化工、鍋爐、造船、水電、金屬結構及機械制造行業。
二、機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1、型 式 數控(經濟型)
2、上輥加壓力 230Tons
3、上輥直徑 Φ410mm
4、下輥直徑 Φ235mm
5、下輥中心距 380mm
6、最大卷板寬度 2500mm
7、輥子的工作長度 2510mm
8、非對稱卷制能力 T25*B2500*Φmin1200mm(σs≤245MPa)
對稱卷制能力 T30*B2500*Φmin1200mm (σs≤245MPa)
9、卷板速度 約3.5m/min
10、上輥壓下速度 約130mm/min
11、主電機功率 22kW
12、液壓電機功率 11kW
13、水平移動電機功率 4kW
14、托輥調節電機功率 1.5kW
15、電源電壓 380V/50Hz
三、機械的構成
該機械主要由上輥裝置、下輥及水平移動裝置、托輥裝置、主傳動裝置、翻倒裝置、平衡裝置、側機架、底盤等部分組成。
3-1、上輥升降及位置檢測裝置
上輥裝置主要由上輥、主油缸、上輥軸承座及雙列調心滾子軸承等組成。
上輥裝置用來提供卷制板材的主加壓力320Tons。
上輥呈鼓形狀,設計時以最大加壓力的70%的均布載荷來預置變形撓度。輥子材質42CrMo,調質處理HRC50~55。
主油缸額定壓力180kgf/cm2,最大工作壓力200kgf/cm2。
上輥固定側軸承座和翻倒側軸承座各安置雙列調心軸承,軸承座與主油缸活塞桿螺紋聯接。
上輥兩端的升降量由位于上輥油缸中活塞桿和機架上的傳感器分別檢測,由LCD顯示。
(上輥裝置)
3-2、水平移動及下輥裝置
上輥水平移動裝置由一臺YEJ112M-4、4kW、1440rpm的電動機帶動一臺CWU80-8-Ⅲ的蝸輪蝸桿減速機,產生的扭矩分別傳給兩對蝸輪蝸桿減速機構,蝸輪又作為螺母帶動水平移動螺桿,移動側機架,從而實現上輥的水平移動。
上輥水平移動裝置是為了對板材端部預彎,實現非對稱卷制時,移動上輥改變上輥水平位置進行非對稱卷制而設計的。
上輥的水平移動量由裝在機架和底盤上的位移傳感器來檢測,再由LCD顯示位移量,當上輥處于兩下輥中心位置時,數字應顯示為零,即機床X軸原點。
下輥裝置由下輥軸承座、下輥、下輥輸入齒輪等幾個部分組成。
下輥裝置為卷制板材提供正反扭矩。
下輥材料42CrMo,調質處理HRC50~55。
(水平移動及下輥裝置)
3-3、托輥調整及檢測裝置
每根下輥的下面各有兩根托輥,由電機YEJ100L-6、N=1.5kW通過皮帶傳動至SCWU100-63減速機帶動托輥升降,調整時只需轉動絲桿,絲桿上有左、右旋螺紋,帶動托輥軸承座下面的四個斜鐵,托輥就可以升降了。當托輥在零位置時,這時允許三根托輥轉動,因為這時托輥與下輥剛剛接觸。一般情況,卷制厚鋼板,為了不使下輥發生彎曲,防止產品變為鼓形狀,托輥需上升。另外,卷制薄鋼板時,與上輥彎曲量相吻合的彎曲量在下輥上產生,防止制品束腰狀,托輥需下降。
(托輥裝置)
3-4、下輥驅動裝置
主電機選用YZR250M1-8型電機,功率為22kW ,轉速720 rpm,主電機經減速機輸出軸上有一個Z=23、m=14的齒輪帶動下輥傳動。
(主傳動裝置)
3-5、翻倒裝置
翻倒裝置是為了將制品取出而設計的,主要由一只單級油缸WY08CD250E-125/90-855 02GDMA,行程855mm的油缸來執行,翻倒架翻倒或合上后,油缸的行程都為零。其動力來自液壓站。
(翻倒裝置)
3-6、平衡裝置
平衡裝置由兩根拉桿和平衡梁組成。
平衡裝置在翻倒側機架翻倒后,壓住上輥的尾部,保持上輥的平衡。
(平衡裝置)
3-7、潤滑裝置
本機的潤滑由油池、黃油槍、稀油槍來實現。各潤滑點供油方式如下:
黃油槍:上輥兩軸承座與機架垂直導軌面
托輥調整裝置、斜鐵及銅絲母等
下輥軸承
托輥軸承
上輥軸承(翻倒側)
下輥齒輪和減速機輸出齒輪
油池: 主減速機
水平移動用蝸輪蝸桿減速機
水平移動用蝸輪蝸桿機構
托輥升降用蝸輪蝸桿減速機
稀油槍:翻倒油缸活塞桿頂部
詳細見潤滑圖及潤滑給油表
3-8、錐筒裝置
本錐筒裝置為卷板機的特殊附件,主要由支座、蓋板、軸套(滾套)、鉸支軸、滾套、銷軸、擋板、定位銷軸等組成。在卷制錐筒時,工件與軸套(滾套)相抵產生摩擦阻力,而且軸套(滾套)擋住工件縱向移動,將工件逐步成形至所要求的錐度,所卷工件的錐度≤45°,卷制錐筒工件的承載能力為本卷板機卷制能力的1/3。在卷制圓柱筒時,不需錐筒裝置,將(定位)銷軸抽出,將鉸支軸調整水平方向,然后(定位)銷軸插入定位孔并鎖緊。
六、機器的吊運和保管
6-1、機器吊運的注意事項
6-1-1、嚴禁不平衡的吊運,以免損壞機器;
6-1-2、吊運過程中禁止碰撞機器零部件的加工面;
6-1-3、機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緊固避免損傷機器,必須采取防雨防銹措施。
6-2、機器保管的注意事項
機器在長期不使用時,必須將上輥下降與下輥接觸,關閉電源,將機器清理干凈,并作防潮、防銹、防塵措施。
七、機器的安裝
7-1、安裝前的檢查
機器安裝前應先根據裝箱單檢查各零部件、標準件數量是否正確,根據總裝圖,確定零部件的安裝位置,根據地基圖的要求,檢查地基的澆注情況。
7-2、機器的安裝
機器應按地基圖的要求,安裝在堅固的地基上,調正水平,緊固地腳螺栓,再進行電氣控制部分的接線和液壓部分的管路安裝。
7-3、機器的安裝檢查
機器安裝完成后,需進一步檢查機器各聯接處的緊固情況及各運動部位是否靈活,電氣控制部分的接線和接地線是否正常,液壓部分的管路接頭是否完好,各潤滑點是否加足油,以待試車。
八、機器的操作
8-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8-1-1、檢查主減速油池油面是否達到規定的位置;
8-1-2、機器的各潤滑點是否按規定進行潤滑;
8-1-3、液壓動力箱的油量是否達到規定的油位。
8-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8-2-1、在工作過程中,如需長時間停止工作,油泵也應停止工作,防止油液發熱;
8-2-2、只有當上輥處于最上位置,而且處于中間位置時,翻倒側機架才能翻倒。
8-3、準備操作
8-3-1、接通電源,電源指示燈應處于接通狀態;
8-3-2、翻倒側機架應處于復位狀態;
8-3-3、主電機的溫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8-3-4、啟動油泵電機。
8-4、操作
對于正式操作,全部可以通過移動操作按鈕盒和控制操作臺進行操作。
8-4-1、上輥的升降
1、上升
按下“上升”(符號↑↑)按鈕,上輥開始上升,放開此按鈕,上輥可停在任意位置。
2、下降
按下“下降”(符號↓↓)按鈕,上輥開始下降,放開此按鈕,上輥可停在任意位置。
3、固定側單獨下降
按下“固定側單獨下降”(符號↓)按鈕,上輥固定側一端單獨下降,放開按鈕,上輥固定側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
4、翻倒側單獨下降
按下“翻倒側單獨下降”(符號↓)按鈕,上輥翻倒側一端單獨下降,放開按鈕后,上輥翻倒側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
8-4-2、下輥驅動
按下“正轉”或“反轉”按鈕,下輥可以正轉或反轉。
8-4-3、翻倒與復位
翻倒
只有當上輥在上限和中央時,翻倒架才能翻倒。按下“翻倒”按鈕后,翻倒架開始翻倒,當翻倒架翻倒后,翻倒油缸下腔行程為零。
復位
按下“復位”按鈕后,翻倒側機架開始復位,當翻倒架復位后,翻倒油缸的上腔行程為零。
8-4-4、上輥前后移
按下“前進”(符號←)或“后退”(符號→)按鈕,上輥就可以移動,上輥水平移動量與卷筒直徑有關。
8-4-5、托輥的升降
托輥的升降采用電動進行升降。
8-5、安全裝置
8-1-1、各電動機上安裝熱繼電器來限定電流,防止過負荷。
8-1-2、上輥的橫向移動,即使不斷開按鈕,也能在前進限位、后退限位開關處自動停止。
8-1-3、當翻倒側機架處的上輥軸承座與上輥軸承套沒有完全吻合的時候,上輥的前后移動是不能動作的,因為安裝了聯鎖電路。
8-1-4、只有上輥在最上和中間位置時,翻倒架才能翻倒,電路設置了聯鎖電路。
8-1-5、上輥在加壓狀態下,上輥前后移動是不可能的,電路上設置了聯鎖回路,只有把上輥壓力卸去,上輥才能前后移動。
十、機器的日常檢查
檢 查 項 目 | 檢 查 時 間 | |||||
每天 | 每周 | 每月 | 半年 | 其它 | ||
本
體 | 下輥軸承間隙 | √ | ||||
機架滑動導軌間隙 | √ | |||||
上輥平行持續狀態 | √ | |||||
各螺栓的松緊 | √ | √ | ||||
三角帶的松緊 | √ | |||||
液 壓 系 統 | 油泵的聲音 | √ | ||||
油缸漏油情況 | √ | |||||
油缸密封件的磨損 | √ | |||||
緊固螺栓的松緊 | √ | √ | ||||
液壓油量 | √ | |||||
動力油劣化 | √ | |||||
油溫 | √ | |||||
液壓油管的損傷 | √ | |||||
液壓軟管的損傷 | √ | |||||
潤 滑 系 統 | 油量 | √ | ||||
管接頭的松緊與脫落 | √ | |||||
油管的損傷 | √ | |||||
軟管的損傷 | √ | |||||
電 氣 系 統 | 指示燈 | √ | ||||
限位開關的動作 | √ | |||||
各接點的動作 | √ | |||||
電線絕緣電阻 | ||||||
急停按鈕的動作 | √ |
十一、潤滑給油表
序號 | 給油點 | 數量 | 潤滑油 | 方法 | 周期 |
1 | 固定側滑板 | 2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2 | 翻倒側滑板 | 2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3 | 上輥軸承 | 2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周 |
4 | 托輥軸承 | 6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周 |
5 | 托輥斜鐵 | 4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6 | 托輥調節絲桿 | 2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7 | 水平移動蝸輪箱 | 2 | N32機械油 | 油池 | 每三個月 |
8 | 主傳動 | 1 | N32機械油 | 油池 | 每三個月 |
9 | 輔助蝸輪箱 | 1 | N32機械油 | 油池 | 每三個月 |
10 | 水平移動軸 | 4 | N32機械油 | 稀油槍 | 每班 |
11 | 翻倒裝置滑枕頂部 | 1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12 | 主傳動開式齒輪 | 1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周 |
13 | 下輥軸承座 | 4 | 鈣基潤滑脂 | 黃油槍 | 每班 |
液壓說明
1、主要技術參數:
裝置名稱 230Tons液壓動力裝置
動力箱容量 400L
油泵型號 PRD22-1163D
電機型號 Y160M-4 B5 11kW 1470rpm
使用電壓
動力電源 50Hz 380V
控制電源 50Hz 220V
使用壓力 19-20MPa
使用液壓油 L-HM46抗磨液壓油
1-2、系統簡介:
本系統有五個執行液壓油缸,上輥兩升降油缸、翻倒油缸及二個對料油缸。系統采用雙聯高壓齒輪泵作為動力裝置,其中一臺油泵為上輥兩升降油缸、翻倒油缸,另一臺油泵為兩對料油缸供油,系統采用疊加式液壓閥作為控制元件,由壓力調節回路、同步回路、速度回路組成整個液壓系統。系統具有管路布置簡潔、泄漏少、維護調試方便等特點。
1-3、系統的安裝:
卷板機機械本體安裝結束后,將液壓動力箱吊放在地基圖指定的位置,連接好液壓動力箱與卷板機本體之間的膠管,連接膠管時注意O形密封圈是否安裝正確,通過液壓動力箱上的空氣濾清器加入足量的指定牌號的液壓油,接好電源線以待試車。
1-4、系統的調整:
本系統采用疊加式液壓閥,各液壓閥安裝順序如下:
A2——翻倒油缸上腔 Yv1、Yv3——下降
B2——翻倒油缸下腔 Yv2、Yv4——上升
A3——翻倒側上輥油缸上腔 Yv5——翻倒
B3——翻倒側上輥油缸下腔 Yv6——復位
A4——固定側上輥油缸上腔
B4——固定側上輥油缸下腔
21 |
21 | |||||||
15 | 20 | 20 | ||||||
14 | 7 | 13 | 13 | |||||
13 | 6 | 19 | 1 |
A6-對料油缸上腔
B6-對料油缸下腔
1) 系統壓力的調整:
a、 系統上輥下降壓力的調整:
按住手持按鈕盒下輥兩邊同時下降按鈕,使上輥下降壓著下輥。當上輥壓著下輥不下降時,繼續按住上輥下降按鈕,此時調整序6閥,通過觀看主系統壓力表使其最大讀數為19~20MPa,調整時可反復進行2~3次,調好后鎖緊序6閥的鎖緊螺母。(注意在上輥運動過程中,隨時調整上輥的水平)
6 |
b、上輥上升壓力的調整:
按住手持按鈕盒上輥上升按鈕,使上輥兩邊同時上升,上升到位停止后,繼續按著上輥上升按鈕,分別調整兩只序19疊加式溢流閥,通過觀看翻倒側和固定側上輥上升壓力表使其讀數為11.5~12.5 MPa,反復進行2~3次調整,調好后分別鎖緊序19閥的鎖緊螺母。
19 |
19 |
2)、系統各速度的的調整:
a、上輥上升和下降速度的調整:
上輥上升和下降速度的的調整,翻倒側和固定側分別調整各自閥塊中的疊加式單向節流閥13,向內旋轉手柄速度減小,向外旋轉手柄速度增大。上輥上升和下降速度應反復調整,使其兩邊每下降100mm,速度差為最小值。
翻倒速度調節 | 上輥下降速度調節 |
復位速度調節 | 上輥上升速度調節 |
b、翻倒和復位速度的調整:
翻倒和復位速度的調整,應調整翻倒油缸疊加閥組中的疊加式單向節流閥13,向內旋轉手柄速度減小,向外旋轉手柄速度增大。翻倒和復位速度的調整應使翻倒機架動作平穩、沖擊小,時間大約為30~45右。
2) 其他液壓元件的調整和使用:
a、 壓力繼電器的調整:
壓力繼電器是在當上輥油缸上腔有一定的壓力時,壓力繼電器發出電信號,使此時上輥不可水平移動。調整時應打開壓力繼電器的面蓋,使上輥下降,當上輥下降壓力為5.8~6.8MPa 時,調整壓力繼電器里面的螺柱,使壓力繼電器動作,發出電信號。
b、壓力表使用:
壓力表主要是顯示各標牌所示內容的壓力,各壓力表在卷板機不工作時(除復位壓力表外)指針應回到零位,如回不到零位應及時更換。
c、空氣濾清器的使用:
空氣濾清器有兩個作用,一是油泵工作時向油箱內流入清潔的空氣,二是加油時可過濾液壓油??諝鉃V清應定期清洗干凈,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加油時一定要經過空氣濾清器過濾)
d、油位油溫計的使用:
油位油溫計是安裝在油箱側面,便于觀察油箱油量與油溫。當正常工作時油量低于最低油面時應當補充液壓油,當系統溫度高于65℃,應當采取冷卻措施。
e、翻倒油缸下腔截止閥的使用:
此閥在卷板機正常工作時應全部打開,只有在卷板機維修和長時間不工作時應關死該閥,以防卷板機翻倒架自行翻倒。
5、保養與檢查
1)、日常檢查項目:
液壓動力箱外觀的檢查。
動力箱內的油量。
管道系統的滲漏。
泵、閥、油缸等部滲漏。
操作桿、開關類的工作情況。
油、油脂等定期的補給。
驅動裝置的保修檢查。
其它不良場所的檢查。
以上項目均在液壓系統停止狀態下進行。
2)、定時檢查項目:500~600小時(60~75)天
日常檢查項目的詳細檢查。
液壓系統的動作檢查,在最大工作壓力下操作各機能。
3)、更換工作介質:
日常是按照以上項目確認動力箱油量,補充不足部分外,另外應每年換一次新油,換油前,應把液壓動力箱箱蓋拆下,洗凈油泵過濾器和動力箱內腔。
1-6、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故 障 | 原 因 | 對 策 |
泵 不 出 油 | 油箱內的油壓低 | 運轉中注意不要讓油面落到油位計的下線,否則應加油 |
吸油管受阻吸油不暢通 | 清洗吸油管及所有過濾器 | |
吸油管吸入空氣 | 把接頭部分密封好 | |
油泵的轉向反了 | 改變轉向使之符合要求 | |
液壓油粘度不適宜當地情況 | 使用與該地區相適宜的液壓油 | |
油泵的轉速不足 | 應達到規定的最低轉速以上 | |
油中混入空氣 | 調查空氣混入場所并修理 | |
回 路 上 的 壓 力 上 不 去 | 因為上述原因泵不出油 | 實行上述對策 |
系統設定的壓力未達到規定值 | 用壓力表重新設定壓力 | |
安全閥不工作 | 拆下來修理或換新件 | |
閥、油缸內部滲漏 | 油壓回路順利劃分區域,檢查各相對獨立的部件 | |
液壓閥不工作 | 檢查各液壓閥,調查電氣回路 | |
油泵發生故障 | 把油泵取出進行修理或換新件 | |
液壓系統有無滲漏 | 檢查并修理 | |
油缸活塞密封材料發生了破損 | 修理油缸更換密封件 | |
換向閥換向不良 | 檢查并修理換向閥 | |
控制系統有無灰塵嗎 | 清掃干凈 | |
吸入管、過濾器阻塞 | 清掃干凈,洗凈過濾器 | |
油 缸 壓 力 保 不 住 | 油缸密封材料發生了破損 | 修理油缸更換密封件 |
回路中疊加式液控單向閥漏油 | 清洗或更換疊加式液控單向閥 | |
回路中疊加式單向節流閥漏油 | 清洗或更換疊加式單向節流閥 | |
系統閥塊內漏 | 檢查閥塊并修理 | |
回路上壓力表或壓力表開關漏油 | 更換密封件或換件 | |
故 障 | 原 因 | 對 策 |
油 泵 噪 聲 聲 音 異 常 | 油泵進油管進入空氣 | 結合部分加油脂密封,如聲音變小的話擰緊或更換密封件即可 |
從泵側進入空氣 | 軸的周圍加油脂密封,如聲音變小更換密封件即可 | |
泵以及電機螺栓松動 | 擰緊螺栓 | |
電機與油泵不同心 | 檢查并修理 | |
溢流閥振動 | 調查是否有空氣進入 | |
油太粘厚 | 使用與該地區相適宜的液壓油 | |
油泵吸油管過濾器阻塞 | 清洗或換件 | |
油泵的旋轉方向反了 | 糾正旋轉方向 | |
油中有氣泡 | 調查回油管中有無水分 | |
油面低于基準線 | 把油加到基準線上面 | |
超越了規定的旋轉數壓力 | 調整旋轉數和壓力 | |
油 缸 工 作 緩 慢 | 油管、管道密封材料的損傷 | 做單件試運轉,并更換密封元件 |
從油泵處并未流出規定的油量 | 參照油泵不出油的故障,以此為基準加以維修 | |
速度調節閥調整不當 | 重新調節 | |
到油缸的管道反作用力大 | 增大管子的型號或提高系統的壓力 | |
上一篇:卷板機吊運與安裝
下一篇:卷板機電氣控制系統說明